探偵偵探




從以前就覺得偵探的日文漢字和中文的寫法剛好顛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有種"偵探先生就算倒著來也行啊~"的感覺 (笑)
自從四月終於拜讀了伊坂幸太郎的《魔王》之後,我就決定要履行"一個月買一本伊坂老師的作品計畫"
為了避免亂無頭緒地買結果忘了自己到底買了哪幾本又哪幾本沒買,理所當然是依照出書順序從頭開始買囉!
出版社總是會在封底折口處印上伊坂老師的作品列表真是太貼心了!! ^q^
雖然也想過萬一並不是每本都很喜歡該怎麼辦跟書櫃不夠啊等等之類的問題
但就是有一股莫名的驅力讓我覺得"伊坂老師的書就是要買!!"
喜歡總是一瞬間的事情,這就是俊二!
而喜歡上了就盡全力去喜歡,這就是俊二的優點! (自己說這是優點實在太恥了所以刪除線)

最早"接觸"到伊坂老師的作品是在大學時,嚴格說起來並不算真的接觸,因為那時我看的是漫畫版的《魔王》,而且當時其實只看了漫畫第一集,不過就是在把漫畫放回去的那一刻在心裡想著"改天一定要找原作來看"
只是想歸想,真正看到書時居然是兩三年後了
記得這當中從一些網路討論得知原作和漫畫設定有些不同時內心還打擊了一下,也不知自己在打擊什麼XDD
真正看的第一本作品是2011年出中文版的《OH!FATHER》,說起來並不算早,
從中文版書中的一些導讀中讀到有關伊坂老師文風轉換的各個階段分析,讓總是會不小心在意年份、斷代之類的俊二很緊張地一邊讀一邊對照作品列表,並企圖跟過去自己曾聽過的各種有關作者的評價作連結
而結論是──啊~ 不想管什麼年代啊分期啊之類的問題了,總之這本書我看得很喜歡啦!!!
該說慶幸自己看的第一本伊坂老師作品是《OH!FATHER》嘛?
因為似乎不少人都說如果是從奧杜邦開始看的話會被所謂的伊坂式推理搞得一頭霧水XD
在讀完《OH!FATHER》後我也開始會在去圖書館時借一些伊坂老師的作品回來當輭書看(有就借沒有就算了的那種借法)
因為閱讀經驗一直都很愉快,所以我始終認為應該是因為自己是從一本易讀的作品入門的緣故,
不過上個月讀了《奧杜邦的祈禱》後,我卻深深覺得──"不,就算第一本看的是奧杜邦,我有預感我還是會栽進這位作家筆下的世界!!"
我決定要用一種(自以為)很玄的說法來寫,應該說──
不管第一本作品看的是那一本我都會喜歡上,然後我會自然而然地去接觸其他作品,接著我會在某個時機點去看大學時心想"改天一定要找來看"的《魔王》,再接著──我就會成為想要開始收集所有作品的那種讀者!!
一切都是各種機率交織下註定好的啊!!!
沒錯,就像奧杜邦裡可以預知未來的優午一樣! 當所有影響事件的因子具全時結果就理所當然地發生了!!
(糟糕,打完這段時發現自己伊坂病病得真不輕啊)
目前看過的作品最喜歡的應該是《OH!FATHER》、《奧杜邦的祈禱》跟《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
《OH!FATHER》就不說了,初戀啦! XDD
而且又剛好是個人一向很喜歡的那種由親情、瑣事等衍生交織的故事類型,當時看到最後由紀夫的夢時還忍不住哭了,明明是一部從頭到尾都呈現幽默嘻笑氛圍的作品啊~
同時也是第一部會讓自己在閱讀過程中不禁熱血沸騰到想跟著奔跑的推理小說,
還記得看到中後段時突然靈光一閃,好像有點了解作者在鋪排什麼但又還不完全了解,
因而一邊加快往下閱讀的速度,一邊不時回頭翻找之前出現的線索,
不知不覺終於翻到最後一頁,留下一聲"啊──"的感嘆 (似乎真的有啊出聲來)
"好想也創作出這樣的作品來!!"
雖說看完《OH!FATHER》後感覺還不像是個忠實讀者的樣子,不過確實有一股很鮮明的敬佩油然心生。
《奧杜邦》跟《家鴨野鴨》是擅自在心中歸類為"很像"的兩本作品,
並不是指內容了無新意的那種"很像",而是讀完後的"餘韻"很像,都有一種不同於硬派筆調的詩意 (應該可以說是詩意吧)
個人又更偏好《家鴨野鴨》一點,大概是因為整體感比較成熟吧! 不過《奧杜邦》讀起來真的非常驚豔。
相反地,個人覺得《魔王》是屬於那種讀起來餘韻很悶(甚至可以說是百味雜陳)的作品,但反而是這本讓我決定要收集伊坂老師的作品XD
故事的格局很明顯地和過去的作品不同,對於各種議題,像是群眾、政治、信仰、法西斯......等的探討與質問,看似輕佻卻又尖刺得精準,
而讓我震撼的是這本2005年出版時被稱為"預言"的小說,直至今日讀起來仍然像是"預言"
可能是讀的時候台灣有些事件炒得沸沸揚揚的,加上那陣子接觸的淨是一些憂國憂民的人跟話題,因此讀起來感觸格外深刻吧!
有時甚至會在看到書籍相關評論或一些事情時,急著想喊"不是這樣的! 你們難道沒看到嗎? 恐怖的魔王是──"
此外還真的有一次在和上課地方的同學聊到比較社會性的話題時,從背包裡拿出《魔王》說"啊對對對! 這本書裡面就有寫到......"
事後心想,我這樣跟信仰有什麼差別? 說不定伊坂老師就是我的犬養喔~ (笑)
這個月買的《Lush Life》其實對內容的喜歡程度還好,但是手法上的喜歡
就跟短篇集《Fish Story》被我當成短篇故事的學習範本一樣,架構故事的手法真是太窅害了!
(對了,《Fish Story》裡我喜歡洋芋片那篇~!)
《Lush Life》裡用了艾雪(M. C. Escher)的畫當元素,一開始還想"要選藝術家當作品梗的話這也選得太冷門了吧"
等讀完後才驚覺整部作品根本就是艾雪的畫啊!!!
對於繪畫跟小說這兩種不同的媒介能達到這樣的連結性真的感到非常了不得!
伊坂老師的腦袋到底都在想些什麼!!!!!!(讚許意味)





原本只打算簡單打一下照片的書籤和伊坂老師的書究竟有什麼關聯的,沒想到竟然變成心得了^q^
事實上......
也沒有什麼關聯啦 (爆!)
只是單純因為昨天拿到書太高興了立刻在捷運上看了起來,又忍不住想急著幫書找書籤,便在出站後立刻去文具店買了材料做起書籤來 (要是讀書也這麼身體力行就好了)
自然捲偵探先生── 其實曾在blog偷偷出現過喔 w